来源:中国网 作者:安靖 时间:2023-04-04 09:50 阅读量:14347
开展飞机等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产品的境内外维修业务试点,是国家赋予中国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试验任务。厦门海关认真履行进出境货物的监管职责,在支持航空维修(以下简称航维)产业发展的同时,针对航维业务的特点,筑牢国门生物安全保障防线,防控进境维修产生废物的监管风险,引导和促进企业在境内减少进境维修废物排放,有力促进了厦门片区建成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的“国际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”和航维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早发现早处置,筑牢国门生物安全保障防线
因疫情长期停飞,进境维修飞机的生物安全风险加大。2021年,厦门发现并安全处置了9起鸟类搭窝等外来生物随进境维修飞机入境的生物安全隐患。
早发现、早研判、早处置,厦门海关以“三个早”措施积极应对,筑牢进境维修飞机的口岸国门生物安全保障防线。
防控监管风险,服务企业减少进境维修废物排放
针对航维废物的特点,通过加强对企业督导、加强风险管理、加强处置监管,全力防控进境维修产生废物的监管风险。
督导企业对维修废物实施专账和单独存放,完善内控管理,切实履行主体管理责任。采用比对维修耗料与维修产生废物等方式加强监管风险分析监控。严格管控维修废物境内处置,对符合规定可以在境内进行无害化处置的,要求企业提供废物处置资质证明材料,处置后由企业提供处置情况材料。
服务企业选择处置方式、服务企业办理退运手续、服务企业建设环保设施,厦门通过“三服务”的开展,积极引导和促进企业在境内减少进境维修废物排放。
针对企业对处置维修方式认识不全、场地不足等问题,建立由厦门自贸委牵头,海关、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废弃物处置工作机制,并列入2022 年厦门自贸片区年度试验任务。
服务企业的内容包括:引导企业优先采用退运出境方式处置维修废物;及时解决企业在退运维修废物过程中遇到的规范申报等难题;允许企业将进境维修货物在综合保税区暂存、支持企业腾挪场地升级环保设施和设置维修废物存放场地等。
推动发展方式转变,实现进境维修废物减量
2021年3月29日,一批总价值约26万美元的飞机发动机用零部件在厦门海关监管下,通过厦门火炬保税物流中心(B型)顺利流转至位于高崎机场片区的厦门弘信航空保税仓库,标志着厦门国际航材保障中心正式启动保税物流业务。
2021年7月,海沧综合保税区通宇公司“航材整备保障中心”完成包括发动机、航电、专用维修工具在内的维修全系列航材备存工作,标志着全国综合保税区内首个“航材整备保障中心”在海沧综合保税区建成。该中心自建成以来,进出境备存和配送航材已超过120亿元。
作为厦门“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”的重点配套项目,厦门的两个国际航材保障中心通过引进专业的航材供应链运营商,为片区多家航空维修企业集中供应各类航材,还开展航材国际配送业务。保税仓储物流的税收暂免功能,可以大幅减少企业资金占用,降低库存成本,提高资金周转率。
为支持厦门建设国际航材保障中心,厦门海关提前介入,积极开展设立航材保障保税仓库和航材整备业务的可行性研究,为推动航材保障业务的发展建言献策,并多次对涉及保税仓储的区域和功能建设进行实地指导,保障保税物流业务快速启动。
厦门航维产业以往只注重发展进境维修业务,航材保障特别是第三方航材保障业务的发展存在明显短板。通过推动航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,能够降低发展过程对航维企业的依赖,进而实现在发展中减排进境维修废物。支持大力发展航材保障业务,引导企业设立航材整备保障中心,是厦门海关开展推动发展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。此外,厦门海关还积极引导和支持航维企业拓展飞机零部件加工贸易业务,推出“包修转包航材区域流转”等创新监管举措和推动进口航材零关税政策出台,促进航维企业竞争国内业务、提高国内业务量的比重等。
生态环境部综合司供稿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2023年3月31日,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主办、中轻技术创新中心、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共同承办,广东省保健品商会与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协办的“特殊食品产...